根据自治区党委统一部署,2024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自治区党委第十巡视组对五原县开展了常规巡视。2025年1月11日,自治区党委第十巡视组向五原县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县委履行整改主体责任情况
五原县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履行巡视整改主体责任,把巡视整改作为一次全面“政治体检”和“党性洗礼”,作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作为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推动巡视反馈问题真整改、真到位,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切实增强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实效。
(一)统一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巡视整改。自治区党委第十巡视组向我县反馈意见后,五原县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将巡视反馈问题细化分解,制定整改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先后组织召开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逐条逐项研究讨论巡视整改方案,进一步坚定全县上下持续深入抓好巡视整改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县委常委班子召开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县委常委班子和成员严格对照巡视反馈内容,精准查找问题、深入剖析原因,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下一步努力方向。
(二)加强组织领导,坚决落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县委坚持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重大政治任务,自觉担负起整改主体责任。成立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县委书记认真履行巡视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党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一岗双责”,主动认领整改责任,通过专题研究、调研指导、检查督导等方式,切实抓好分管领域的巡视整改工作、领办的具体问题。
(三)强化全局意识,统筹推动巡视整改提质增效。强化巡视整改牵引带动作用,把巡视整改工作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切实把巡视整改融入日常工作、融入深化改革、融入全面从严治党、融入班子队伍建设,纵深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巡视整改和重点工作两手抓、两促进、两提升。
(四)精准跟踪问效,从严从实推动巡视整改落地落实。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中,县委坚持问题导向,在盯进度、盯过程、盯结果、盯质量上下功夫,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调度整改进展情况,切实做到动态监控、过程指导、跟踪问效。同时一体推进选人用人、意识形态、巡察工作三个专项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强化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对巡视整改工作的监督,重点对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的真实性进行核查,着力发现整改过程中的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等问题,进一步压实了各责任单位的整改责任。
二、巡视反馈重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五原县委围绕自治区党委第十巡视组反馈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条逐项推进整改落实。
(一)推进上次巡视、审计等反馈意见整改方面
全面落实整改主体责任。一是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队伍建设,修订完善《五原县政法系统干部管理使用办法》,常态化开展政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强化执法监督、群众监督、纪律监督,有针对性开展相关工作,提升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率。二是开展工业园区“闲置资源”大起底,“一企一策”制定停产企业盘活方案,严格落实《五原工业园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2025)》,对新建项目建设各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园区资源利用水平。三是严格按照规划编制流程,制定印发《五原县人防工程建设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4—2035年)》,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多途径扎实推进了死亡冒领养老保险待遇追缴工作,追缴率达到100%。
(二)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
1.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一是争取到位2025年高标准农田项目28.57万亩,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依托“‘十二五’数据库”,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库,摸清高标准农田底数,为下一步项目选址、设计等做好储备工作。全力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成立县级工作专班,一线指挥、挂图作战、定期调度,确保压茬推进、按时完工。二是制定《推动五原县向日葵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品种研发、标准化种植、产业融合等具体举措,带动向日葵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五原县鸿鼎农贸市场管理办法》,明确了规划建设、入驻管理、运营管理、安全与环保管理等措施,不断加强日常监管水平。推动黄柿子、糯玉米、辣椒等果蔬加工企业稳定运行,提高果蔬产品就地加工转化率。三是制定《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十三条措施》,积极争取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开展耕种防收社会化服务,全力扩大社会化服务面积,年内完成市级下达农业社会化服务任务。四是通过协商催缴、法律诉讼等方式,对未收回资金进行追缴,全面保障乡村振兴资金安全。制定印发《五原县贯彻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对2012年以来形成的项目资产进行分类处置,持续巩固产业发展成果,壮大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2.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控水。一是通过实施工程、农艺、管理、品种、结构“五节”措施,健全完善群管组织农业灌溉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群管组织作用,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有效降低亩均用水总量。积极争取生态用水指标,用于2025年黄河“几字弯”生态建设。根据立地条件和水源情况,大力开展春季补植补造,苗木成活率大大提升。使用再生水进行园林绿化、河湖补水,非常规水利用率显著提高。二是大力实施“十四五”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蔡家分干渠衬砌17.602公里。积极争取节水工程项目,将部分未衬砌渠道纳入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河套灌区“十五五”现代化改造项目。高质高效完成2024年水肥一体化建设任务,进一步扩大全县水肥一体化面积。按照秋浇和春夏灌工作方案,加强用水管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市级考核指标要求。三是制定印发《五原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提出27项具体措施,通过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河套灌区信息化工程综合业务查询系统平台为基础,共享建设信息化节水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按照相关规定,对违规取用水行为作出处罚,同时,加强水行政执法力度,大力开展普法宣传,规范取用水日常监管。
(三)聚焦办好两件大事方面
1.全面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一是制定完善《2025年度控肥减药实施方案》,加大强化控肥减药技术推广力度,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宣传培训,改变传统施肥用药习惯。二是持续加强畜禽养殖场监管力度,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提升整改质效。三是加强统筹管理,优化管理运行体系,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达标规范运营。根据实际处理量、设计工艺和负荷,按照“加装变频设备”和“一用一备”原则,对8座具备改造条件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全面降低运行负荷。完成对隆兴昌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开展现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可行性研究评估工作,生活垃圾填埋场可延长使用期限。
2.全面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一是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防债务风险。争取到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制定《高标准农田建设债务风险应对方案》,稳妥处置企业垫资问题。二是全面压实主体责任,高层住宅、宗教场所消防设施配建及验收工作有序推进。第二小学及幼儿园建设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备案,制定印发《五原县教育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全面规范项目实施全流程监管。三是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督查跟办持续加强,办理质效不断提升。
3.全方位推动模范自治区建设。一是印发《五原县关于建立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审核、评估、清理制度》《行政性规范文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置审核工作指南》,明确行政性规范文件前置审核相关范围、程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写入各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规则及其办公室工作细则、公司章程。二是完成对新华社区党支部“软弱涣散”整顿转化“回头看”,并对照9种情形在全县开展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工作,“一社区一策”制定整改方案,并做到当年认定,当年整顿转化,推动问题全部解决。三是按照《宗教事务条例》规定,不断加强各类宗教场所日常规范管理。结合宗教活动场所实际,各宗教活动场所已完成国旗国歌、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内容设置,实现“六进”全覆盖。深入开展反邪教宣传“七进”活动,群众识别和抵制邪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四是按照“四个一同”“八个纳入”的要求,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县委统一领导、宣传部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制定《五原县展陈场所备案制度》,54家展陈场所完成排查,并对符合条件场所进行备案。
(四)贯彻落实自治区重要决策部署方面
1.用心用力推进“六个工程”。一是大力实施温暖工程,新改造4台供热热源设备,更新改造供热老旧管网,提供供热咨询报修等全流程服务,实现2024—2025年度城镇集中供热稳定运行。制定塔尔湖镇、套海镇集中供热改造方案,对4个居民小区供热主次管道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外墙保温节能改造措施,确保居民供热问题有效解决,居民满意度稳步提升。二是持续深化诚信建设工程,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降低行政败诉率十一条措施》,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不断强化行政争议源头治理。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和行政执法案卷集中评查工作,执法人员的法治业务和依法行政能力实现提升。三是深入推进科技“突围”工程,争取各级各类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项目5个,申报科技小院、博士工作站6个,果蔬病虫害项目通过验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强化企业研发投入和归集培训,引进专家团队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研究。加大县级财政科研经费支出,撬动社会资本科研投入力度,促进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提升。
2.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走深走实。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全面深化改革专项组工作情况汇报,提出工作要求。制定《关于加快推动改革任务落实的实施办法》,明确改革督查工作机制,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定期调度督查通报,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按时形成改革成果。二是制定印发《五原县2025年国有企业改革整合重组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内控机制,实现扭亏为盈。三是通过内部调剂、人员招聘等途径,增强乡镇执法力量,进一步保障行政执法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建立“传帮带”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乡镇执法人员办案能力。
3.改革发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助企行动”为引领,制定《五原县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小升规”企业动态培育库,定期开展跟踪服务,保障有发展潜力、成长性好的小微企业成功升规入统。持续抓好税收征管,做好税源培植,强化非税征收,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突破。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制定印发《五原县2025年招商引资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编制完成全县招商引资产业图谱,招商小分队主动对接,到位资金增速保持高位运行。以县融媒体为主组建宣传矩阵,举办特色文旅活动,推出主题旅游精品线路,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实现正增长。
(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方面
1.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是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严格落实《五原县委常委会及其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清单》,扎实开展谈心谈话、任前谈话,有效防范廉政风险。二是压实各级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化“纪巡审+”联动监督,构建起同频共振、配合高效的监督格局。
2.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是按照依法处置、公平公正、积极稳妥的原则,分类推进解决全县房地产领域“三难”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建立联合查处机制,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用好“保交楼”借款及争取商业银行贷款,推动问题项目加快建设。高质高效完成自来水水质提升、智慧水务和供水管网改造、自来水管网渗漏治理工程,升级自来水处理工艺,进一步提升饮用水水质口感和安全性。二是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修订完善《五原县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修订版)》,进一步规范了政府投资行为,提高政府投资效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六)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
1.强化党建主体责任。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县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2024—2028)》任务清单及相关要求,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分类建立后备干部库,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储备保障。二是制定印发《五原县加强和改进抓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压实县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全面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按要求通报党建述职评议结果和等次,对各领域基层党建存在的工作短板、突出问题开展工作指导,着力解决基层党建突出问题。
2.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结合工作需要,补齐配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干部进行交流轮岗。
3.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一是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列为2025年度“书记项目”,压实各级党组织抓村集体经济责任。实施“消薄攻坚”行动,通过“项目扶持一批、组账村管一批、以强带弱一批”等方式全部落实支持政策,推进发展村集体经济“十种新发展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提升。二是制定《五原县培育储备村党支部书记后备力量行动方案》,全面完成全县村级班子运行情况工作评估,大力实施“四雁”工程,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改善村干部队伍年龄和学历结构,力争换届后实现村干部队伍学历提升、能力提升、年龄下降。三是制定《五原县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施办法》,开展流动党员摸排和党组织规范设置行动,通过流出一批、处置一批、接转一批等形式,全面规范12个社区党组织设置,进一步加强全县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4.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一是印发《五原县委办公室关于加强和规范县委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的通知》,加大规范性文件前置审查力度,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工作。按照规范性文件制发要求,未及时报备的文件、重复率较高文件、表述不规范文件已进行修改纠正。二是严格落实《关于深化整治“三多三少三慢”问题二十二条具体措施》,严把会议规格、频次,会议次数同比明显下降,质效明显提升。及时更新公布《县直部门报表台账目录》,确定全年督查考核事项,检查多、考核多、报表台账多等现象明显减少,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五原县委将继续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定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坚持政治责任不松、整改标准不降、工作力度不减,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继续抓好整改落实。
(一)突出政治引领,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时刻对标对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新精神新要求,严格落实党委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县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持之以恒抓紧抓实巡视整改工作,确保问题改到位、改彻底。
(二)突出全面整改,持续加大攻坚力度。坚持把巡视整改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巡视后续整改中持续发力。对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开展“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对需要持续攻坚的整改事项,紧盯不放、加速推进;对整改难度大的事项,集中力量分步推进,确保条条整改、件件落实、事事见效;对整改不力、进展缓慢的严肃问责,确保整改工作按计划推进、按要求完成。
(三)突出常态长效,全力巩固整改成效。聚焦巡视发现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分析、找准症结、精准施策,既拿出“当下改”的举措,集中解决巡视发现的主要矛盾、突出问题,又透过现象看本质,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建立健全管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坚决防止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反弹回潮。
(四)突出成果运用,统筹推进全面发展。将巡视整改与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相结合,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努力把巡视整改的过程转化为办好两件大事,深化“六个工程”,推进“六个行动”的全过程,以整改实际成效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视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馈。联系电话:0478—5212762;通信地址:五原县党政大楼313室;电子信箱:wyxwxds@126.com。
中共五原县委员会
2025年9月10日